他们在前海对面的小岛上守护国门,走进百年雄关的一天
大铲岛俯瞰图
前海合作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创高地,在这里,高楼林立、商机无限,街上的白领们步伐都变得飞快,一派大都市繁忙景象,然而,在距离前海仅几公里之遥,位于珠江入海口的伶仃洋上,有一座毗邻港澳、距香港仅6海里的小岛,却多了几分安静,面积仅有0.92平方公里,因其形似铲子,故名为大铲岛。
说大铲岛安静,那只是表象。
驻守在大铲岛上的广州海关所属大铲海关,为全国唯一设立在无居民海岛上的国家行政机关,被誉为珠江口咽喉要道上“永不落闸的关口”,大铲海关人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守卫着这片繁忙水域的安全,见证着珠三角改革开放的历程,也服务着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腾飞。
近日,广东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就走进大铲岛,和守护国门的驻岛海关关员们,度过了一天。
登临检查多是夜间,关员们练就火眼金睛
11月的伶仃洋,天气阴晴不定,记者随大铲海关的关员们,搭乘一艘海关监管艇,对来往港澳的小型船舶,进行了登临检查。
几分钟功夫,监管艇就抵达了待检船舶,看似平常的一天,从一开始就难倒了首次来到大铲岛的媒体老记、小编们。
陆帆登临检查船舶(受访者供图)
大铲海关负责监管的主要是往来港澳的3000吨级以下小型船舶,这所谓的“小”也是相对的,相比只能搭乘10多位海关关员的海关监管艇“小不点”,这些船舶就像是“巨无霸”,登船跳帮并不容易,要不是海关关员们扶好舷梯、拉上一把,普通人爬上这些船都会备感吃力。
为了让记者们体验,这次登临检查特地安排在大白天、风平浪静的时候,但大铲海关的同事们告诉记者,船舶在夜间检查属于常态,在月黑风高的夜晚,登船跳帮的风险系数就直线上升,俗话说海上“无风三尺浪”,来往船舶稍有动静,海关监管艇就会被尾流冲击,剧烈摇晃。
守好国门,水上反走私是海关最重要的职责之一,海关关员们登船之后,除了查看申报的相关信息之余,也要查看这些船舶的船员们是否暗度陈仓,把没有经过申报的物品藏匿于船舶上一些隐蔽的地方,进行走私不法行为。
这一次,大铲海关监管二科科长陆帆,又一次带着同事们对几艘来往船舶登临检查,常年的工作让陆帆和他的同事们练就了过硬的本领,沿着狭窄的船舷,陆帆用手重重地拍打几下船上的集装箱,就知道这些集装箱里有没有装货,如存在嫌疑,就会让“船老大”开箱检查。
这些来往船舶的内部空间十分复杂,更可能藏匿有走私物品甚至是违禁品的空间,船员住舱床铺下一个看似不起眼拉杆箱,都容易让试图走私的违法人员动起歪脑筋。
特别是只有60厘米开口的空气舱,内部伸手不见五指、发动机的轰鸣声噪音刺耳、浓郁的柴油味呛鼻难闻,海关关员们往往要顶着高温、噪音和油污,蜷缩身体,在里面仔细检查。这一天天气还算好,夏天时烈日炙烤下甲板表面温度接近40度,机舱内温度甚至高达50多度,钻舱检查对检查关员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
陆帆钻入空气舱检查(受访者供图)
“别看今天我的工作服还算干净,平时都是一身油污,工作服磨损很厉害,但也是习惯了。”陆帆告诉记者。
一丝不苟的背后,是一份巨大的责任。大铲海关是来往港澳小型船舶进境的第一关和出境的最后一关,已成为全国海关最大的中途监管站,业务覆盖广东、广西2省5个直属海关的38个监管现场,中途监管业务量约占全国海关的70%以上,年均监管进出境来往港澳小型船舶约6万余艘次,高峰时一天监管200多艘。
大铲海关副关长陈春书坦言,上岛工作后,自己已习惯了晚睡,因为要等同事们执行任务后安然回到岛上,自己才放心。
随着珠江口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船舶快速通航的需求更加迫切,海关监管既要“管得住”,又要“通得快”,仅靠传统的人工检查已经不能跟上形势需要。2003年,大铲海关在全国海关率先推出“小型船舶快速通航系统”,改变了人工验放的传统格局。2019年,大铲海关进一步推动来往港澳小型船舶由“指令直航”转变为“指令停航”,99%的船舶实现无障碍快速通航,引领了海关中途监管的又一场变革创新。
关员在大铲海关智慧中途监管监控指挥中心依托智慧海关建设成果开展风险分析(大铲海关供图)
当前,在海关系统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背景下,大铲海关持续加强AR(增强现实)、AI(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前沿技术运用,会同技术部门开发相关系统辅助进行船舶风险分析和实时监控,构建附近水域的全方位立体可视化监管体系。
2023年以来,大铲海关监管来往港澳小型船舶4.1万艘次、船员28万人次,平均每船次登临检查时间较使用智能化手段检查之前缩短40%以上。
不断刷新水上反走私纪录 追击“大飞”险象环生
连通粤港澳、扼守珠江口的独特地理位置,大铲海关因此成为打击水上走私违法犯罪行为的主要战场,因其显著的打私成果,它被誉为“水上打私桥头堡”,面对一些极端不法走私分子,大铲海关的关员们不畏艰险、勇于斗争,取得辉煌战果。
据介绍,早在1957年,大铲海关就查获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条水上走私船。70多年来,就是在这片水域,大铲海关不断刷新着水上反走私纪录。从上世纪80年代初发起珠江口遏制群体性走私第一战,到连续查获当时全国最大的外轮走私香烟、洋酒案;从查获“土潜艇”水下拖带走私感光胶卷大案,到当时全国最大的海上走私文物案,还有案值超亿元的白油、红木等走私大案……。
相比起南来北往的经过申报的小型船舶,拦截一些不法分子处心积虑专门用于走私活动的快艇(俗称“大飞”)时,因其目标小、马力大、速度快,是大铲海关关员们工作中的一大考验,追击这些“不速之客”,整个过程险象环生。
2021年1月某日凌晨,大铲海关关警联队在珠江口水域开展巡查时,发现一条疑似闯关“大飞”,随即开展追击拦截。走私分子自恃速度优势拒不停船、暴力抗法,不断作出极速转弯、冲撞等危险动作。
“决不能让它逃脱!”大铲海关监管二科科长陆帆和队员们锲而不舍、越战越勇。经过持续两小时的高速追击、围追堵截,走私分子最终穷途末路束手就擒。被抓获的走私分子第一句话就说:“碰上你们这群不要命的‘阿sir’,再快的船也没用!”
此次案件中查获的这艘“大飞”配置6台发动机,总马力达1800匹,刷新了大铲海关水上截获“大飞”功率的记录。
欢呼胜利时,大家才发现,驾驶员老潘面部肌肉因长时间紧盯目标而痉挛变形,关员小杨持强光筒的手因一直悬在窗外,被船体磕得鲜血直流、失去知觉。
近3年来,大铲海关共查办包含走私电子产品、成品油、高值商品等案件1000多宗,案值近30亿元,水上缉私查获案件数居全国海关前列。
国门卫士发扬“四勇精神” 百年雄关再创辉煌
在中国海关的发展历程中,大铲海关有着很特殊的历史沿袭,设关历史长达120多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批又一批的海关关员们,始终发扬“四勇精神”,在岛上建功立业,也把小岛建设得越来越美丽。
在大铲海关办公楼不远处,有一个独特的石碑,上书有“九龙新关大铲厂界”八个红字。1899年,也就是光绪二十五年,清政府在大铲岛上设立大铲关厂,并在大铲岛上立“九龙新关大铲厂界”碑为志,负责监管来往香港与广州、珠江口沿岸地区的船只、货物,并征收关税,距今已有124年。
大铲海关设关界碑(资料图片)
1949年11月,大铲岛解放,次年这里设立了新中国海关,第一任关长是曾百豪,1950年1月,他奉令进驻大铲岛,并被任命为大铲海关首任关长,如今在岛上,有一面“大铲墙”,上面镌刻着新中国海关成立70多年以来曾在大铲工作过的人员名单。截至目前,这里已经留下1272个光荣的名字,每个名字后面都有一段故事,每一位曾经在岛上工作过的海关人,看到自己的名字,心中都会油然自豪。
“大铲墙”(周晓南 摄影)
大铲岛不大、距陆地不远,但也孤悬于伶仃洋之上,即使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它还是个荒凉之地,岛上没有水电通信等市政设施,关员们靠掘井取水,很多关员出现大量脱发掉眉毛的情况,后来对岛上用水进行化验,才发现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
直到2008年,大铲海关才实现公网供水、喝上自来水,如今,这座水井已封起不再使用,却见证了守岛的国门卫士们,最艰难的一段岁月。
在大铲海关办公楼背后,有一棵根系发达、枝繁叶茂的大榕树,正是光绪年间栽下的。可这么一棵树,竟然在2018年正面猛击珠三角的超强台风“山竹”中被吹倒,把背后一栋兴建于上世纪40年代的“老红楼”平房的墙面也给砸出几个大坑,在台风来临的日子里,大铲海关的关员们往往面临断电断粮的危险,在台风结束后,这些“国门卫士”们又通过吊车把大榕树重新栽下,全员出动、自力更生,把岛上的路修缮一新,这棵大榕树上的加固铁架,前不久才撤下。
由于大铲海关隶属于广州海关,如今60多位关员们大部分其实家都在广州,一周回一次家的“周爸爸”、“周妈妈”为数不少,作为大铲海关监管二科科长,陆帆已经是第二次上岛,累计驻岛时间超过13年。
在大铲海关办公区域范围内,有一条沿着岛上海岸线的环岛小路,站在通往后山的小路上,对岸的深圳前海,海天一色、高楼林立,是绝佳的取景地,沿途两侧各种野花迎风飘荡,芭蕉树是老一辈的海关关员们栽种的,经过多年生长已有一堵墙那么高,初次上岛的人,都不由得产生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从大铲岛远眺前海,高楼大厦净收眼底(周晓南 摄影)
但大铲海关的关员们却告诉记者:“第一天你会觉得很新鲜,第一个礼拜还不错,但如果待上几个月、几年,那种孤独感,外人很难理解。”在大铲海关办公综合楼的墙上,有一行醒目大字:勇于坚守、勇于战斗、勇于奉献、勇于争先,这是大铲海关“四勇精神”。
大铲海关“四勇”精神(大铲海关供图)
身着制服、守护国门,大铲岛上的海关守岛人责任再大,其实也是一个个普通人,但正是这“四勇精神”,让他们以超越普通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代代传承、再立新功。
出品 广东网络广播电视台-经纬线工作室
记者 周晓南 通讯员 关悦
编辑 陈珊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