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粤政观察】以广州为窗,读懂中国

社会 10个月前 (12-02) 浏览 1047

2023年的最后一个月,广州依旧很拼,“国际范儿”十足。

12月1—3号,“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举办,600余位国内外嘉宾汇聚一堂,共商“百年变局下的中国新作为”;

12月1—7号,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举办,世界各地媒体代表探讨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挑战与机遇;

12月4—5号,2023从都国际论坛举办;

12月7—9号,2023年全球市长论坛暨第六届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系列活动举行,共创全球城市发展新时代。

今年以来,广州已相继举办了亚洲青年领袖论坛、“投资中国年”招商引资活动、国际金融论坛2023年全球年会、《财富》全球科技论坛等重磅国际性会议活动,规模和成效均超预期。

广州同样吸引世界级专业展会在这里举办。今年前三季度广州已举办经贸类展览近250场,合计展览面积达750万平方米,超过2019年同期。

国际盛会密集召开、企业大咖云集,到底看中广州什么?

强链接 资源加速集聚

无论是国际性会议还是会展的举办,都意味着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高效运转,背后需要强大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作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广州完美符合这一需求。

在这里,乘客可经由白云国际机场抵达全球230多个通航点、40多个国家和地区,12小时航程覆盖全球主要城市;今年10月20日,白云国际机场实现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成为自2020年以来国内第一家客流量突破5000万的枢纽机场。

陆地上,今年上半年中欧班列开行493列,同比增长72%,已形成28条常态线路,通达欧洲、中亚和东南亚;广州高铁班次、广州南站客流量全国第一,地铁总里程超过600公里、全国第三。

碧水间,广州港拥有集装箱航线总数超200条,其中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超150条,覆盖国内和世界主要港口;

国际一流的交通基础设施助力广州链接世界,也促进了资源要素的集聚。

大平台 创造无限机遇

广州是中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千年商都,全球商品从这里进入中国,各种国内外知名的专业批发市场,广交会等全球著名的平台汇聚于此……可以说广州具备国际商贸枢纽城市的特征,但这还不足以让其承担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使命、展现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在城市的国际化发展道路上,还需要打造一个全球性平台,以毋庸置疑的实力,高效优越的环境广纳资源,为全球人才、企业创造无限机遇。

前不久全球知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发布《自然》“2023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其中全球领先科研城市及都市圈最新名单显示:广州在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跃升至全球第8位。

这里建设了广州实验室和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2大国家级最高科研力量;有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装置、冷泉生态系统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园、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省实验室、高水平创新研究院等N家重大创新平台。

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全球独角兽榜》显示,广州的“独角兽”企业已经达到22家,比一年前增加12家,是增速最快的中国城市。

这背后得益于广州着力建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硬科技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体系,为创新型企业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环境。

今年3月印发的《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培育体系工作方案》中提到,2024—2028年连续五年,广州将投入市财政经费近10亿元,实施基础研究人才“启航”“续航”“领航”计划,阶梯式培育一批年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基础研究人才。

科教资源富集、实验室创新平台聚集、各类科研人才云集,这些组成了广州的“科研硬实力”。

而作为华南地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厚实的产业家底是广州的另一实力所在。

广州产业体系囊括联合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行业,拥有6个产值超千亿元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7个增加值超千亿元的服务行业。

目前,广州着重打造8个万亿级、13个千亿级和一大批百亿级产业链群,产业链群的高质量发展加强了产业上下游之间的合作,从而提供更多机遇,创造竞争优势。

筑巢引凤,除了硬实力的提升还需要软环境的优化。

今年8月,广州营商环境改革进入6.0版本,从1.0到6.0,每一次的迭代都对应着不同的改革主题。今年从“全要素营商环境”的视角出发,围绕市场主体最关心的要素保障问题,拿出务实举措,让改革贯穿抓项目、兴产业、促招商的全过程。

无论是“全要素”还是“全过程”,一个“全”字体现政府在招商引资中拿出的真诚态度和细致服务。

前不久,我们在海珠区采访“首席服务官”制度时,该区投资促进局的工作人员就提到,首席服务官就是要为企业提供从场地选址、人才落户到政策申报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今年,他们又提出了“海珠合伙人”的概念,要主动为企业找订单,开拓市场。如果说“首席服务官”是服务型政府理念的落实,那“合伙人”的提出意味着城市与企业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同呼吸、共命运,寻求发展良策。

再看一个小案例,最近,《广州市国际化街区试点建设名单》公布,将在越秀区二沙岛片区等12个国际化街区开展试点建设,打造一批国际化街区样板。所谓“国际化社区就是要推动中外居民多元文化交融,通过打造中外居民共商共治议事厅,搭建一个社区居民和境外人士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平台。“让老外不见外”才能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宜商、宜业、宜居、宜游,这样的广州自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创新人才加入,与城市发展相互成就。

小窗口 看见大未来

长期以来,广东一直是向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也是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省会城市,广州更是“窗口中的窗口”。今年,国际政要相继到访,国际盛事接踵而至,国际会展不断举办,就是要通过这扇窗去深入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实践、中国特色、显著优势,寻求更多合作与发展机会。本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的主题是“百年变局下的中国新作为”,如何在世界的不确定不稳定中笃定前行,寻找更多确定性,国际社会也需要去读懂广州、读懂广东、读懂中国。

- 0人点赞 -
评论已关闭
picture loss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