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的转型路上,需要更多人一路同行|识“碳”再出发

绿色低碳的转型路上,需要更多人一路同行|识“碳”再出发

“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发展海上风电,开展煤电低碳化改造试点示范”,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关键词,解码了中国在双碳发展路上,行稳致远的宏图规划。

在敦煌、哈密的沙漠、戈壁滩上,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像是盛放的向日葵,太阳落山后仍能源源不断提供电力;在阳江海陵岛的南海海面上,海上风电平台像是歌利亚巨人,任凭风浪起,平台下网箱养鱼让汹涌的海洋变成丰收的粮仓;毛乌素沙地、“三北”防护林,几代人不懈奋斗筑牢“绿色长城”,无人机种草,机器人植树,昔日面朝黄土,今天绿意盎然。

绿色低碳的转型路上,需要更多人一路同行|识“碳”再出发
(识“碳”再出发团队在敦煌莫高窟拍摄)

今天的中国,到处都是一派绿色好景象,为扭转“煤都黑”的形象,山西积极调整生态布局、改进工业工艺,走上绿色低碳之路,甘肃深入推动光、储、氢、热综合应用一体化,陇上黄土地已焕然一新。

2024年,全国森林覆盖率突破25%,蓝天白云常驻,新能源汽车市占率超50%,飞驰在大街小巷,绿色转型路上成果斐然。

为了用生动的案例,向香港乃至海外观众讲好中国减排故事,香港再出发大联盟联合东南传媒、广东网络广播电视台耗时大半年在山西、甘肃、福建、广东及香港实地探访,十集《识“碳”再出发》系列短片应运而生,旨在介绍内地和香港在减碳节能方面的工作、讲好当代中国的绿色转型故事。

绿色低碳的转型路上,需要更多人一路同行|识“碳”再出发

《识“碳”再出发》系列短片聚焦气候变化的威胁、国家政策及措施,以及企业和市民如何在生产生活中减碳等三大主题,将在地方的生态治理、低碳转型的企业项目、新能源介绍及巿民如何实践绿色低碳生活等方面,深入浅出向观众普及知识,透过“双碳”之旅了解世情、国情及港情。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离不开全社会参与,节水节电、低碳出行、垃圾分类,每个人做好身边的小事,全社会就能办成大事。

(文:周晓南)

(0)
上一篇 5天前
下一篇 5天前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