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8000万人走进博物馆!广州“含博量”竟然这么高

文化 5个月前 (05-17) 浏览 10055

5.18博物馆日前夕,广东省文旅厅发布了《广东省2023年度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报告》。

博物馆数全国第二 广州数量全省第一

截至2023 年末,全省备案博物馆385家,比上年增加8家;其中,国有博物馆257家、非国有博物馆128 家。全省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82家,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国有博物馆中,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227家,行业国有博物馆30家。按2023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2706万人计算,全省每33万人拥有 1家博物馆。

从区域分布看,珠三角地区9个地级市有博物馆238家,占总量的61.8%;粤东地区4个地级市有博物馆41 家,占10.6%;粤西地区3个地级市有博物馆29家,占7.5%;粤北地区5个地级市有博物馆77家,占20.1%。广州、深圳分别有博物馆70家、61家,分居全省第一、第二位。佛山、梅州分别有博物馆30家、29家,分列全省第三、第四位。全省82家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在21个地级市均有分布,广州、东莞、深圳3个地级市共41家,占全省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总数的50.0%。其中,广州21家,占25.6%,数量居全省第一位。

按题材类型分,截至2023年末,全省历史文化类博物馆130家,占全省博物馆总量的33.8%;综合地志类博物馆104家,占27.0%;革命纪念类博物馆41家,占10.5%;艺术类博物馆31家,占8.1%;自然科技类博物馆13家,占3.4%;考古遗址类博物馆8家,占2.1%;其他类型博物馆58家,占15.1%。按建筑类型分,全省依托当代建筑建立的博物馆280家,占全省博物馆总量的72.8%;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立的博物馆41家,占10.6%;依托其他古建筑或近现代建筑建立的博物馆64家,占16.6%。

全省博物馆馆舍面积211.6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 10.52万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92.1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7.89万平方米;库房面积16.03万平方米,实验修复面积2.28万平方米。

接待观众7955.47万人次 广州多家博物馆升级4A景区

2023年,全省博物馆免费开放比例达95.6%,全年接待观众7955.47万人次,开展线下社会教育活动2.87 万场次。其中,“五一”假期接待观众323万人次,“十一”假期接待观众584万人次。未成年观众1798.50万人次,比上年增加994.51万人次,同比增长123.7%。部分博物馆推出夜间开放服务,广州市天河区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小榄镇民俗博物馆全年夜间开放;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在节假日、寒暑假等特定时段实行夜间开放。广东省博物馆举办的夜间主题活动“2022年暑期博物馆之夜”入选“2022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

2023 年,全省博物馆开展线下社会教育活动2.87万场次,同比增长115.8%,参与人数 3092.03万人次,同比增长103.6%;全年开展线上教育活动全年共1368场次。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在2023 年暑假期间推出的自主性研学活动,吸引超过1000 个亲子家庭报名参加;广州博物馆联合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开展广州市中学生广州历史文化线路设计活动;广州举办“大开研界·走读广州”广州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活动,发布100条广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经典路线。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南越王博物院(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入围中国博物馆协会举办的2023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推介活动。广东省博物馆协会开展2023年“广东最具创新力博物馆”推介活动,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佛山市南海区博物馆和深圳市金石艺术博物馆3家单位入选。

20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广州起义纪念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等被新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藏品增加7万余件/套 展览超3100场

全省博物馆藏品266.30万件/套,比上年增加7.19万件/套,其中文物数量为97.75万件/套。珍贵文物88376件/套,比上年增加1334件/套。珍贵文物中,一级文物2036件/套、二级文物16447件/套、三级文物69893件/套。

全省博物馆举办基本陈列1045个、临时展览2089个;3 个展览在第二十届(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中获奖,4个展览入选2023年度全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焦点:18-19世纪中西方视觉艺术的调适”展

2023年,全省博物馆举办线上展览478场。广东省博物馆在“焦点:18-19世纪中西方视觉艺术的调适”展览期间创新开展线上活动“虚拟策展人”,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推出“印迹——沪粤两地孙中山革命史迹展云展览”等6场线上展览;佛山市搭建数字陶瓷文化博物馆。2023年,广东推动博物馆展览下基层、进镇村、惠群众,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全年巡展433场,其中在各县(区)级基层博物馆巡展295场,惠及基层群众185万人次。

2023 年,全省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2947款,文创产品销售总额7276.67万元。在第二届全国文化创意产品推介活动中,深圳博物馆民俗(金木交辉)饰品系列和广东省博物馆“南海I号”水下考古盲盒获评“十佳文创产品”,广州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神农草堂葫芦香薰机套装等4家博物馆文创系列获评“优胜文创产品”。“2022—2023年度广东博物馆十大文创精品推介活动”中,一批优秀文创脱颖而出。

2023年11月,由广东省博物馆牵头联合粤港澳三地24家博物馆共同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博物馆联盟,致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特色文物资源、重大考古成果、优秀文化遗产等的研究、保护、展示和推广。打造“大湾区精品展览”,推出广东省博物馆“焦点——18—19世纪中西方视觉艺术的调适”和南越王博物院“秦汉南疆——南越国史基本陈列”等一批精品展览项目。培育“驿路同游”博物馆研学品牌,自实施以来累计开展研学活动100余场,覆盖全省11条古驿道线路,2023年接待港澳学生109批、4138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进出口文物、艺术品免税交易工作。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对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和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销售的所有进出口文物、艺术品等实行免税交易。

“学术+科技” 研究型平台趋势渐显

2023年,全省博物馆承接科研项目183个,比上年增加35个,同比增长23.7%;开展国际合作项目12个,发表论文639篇,发行出版物115份。

广东省博物馆推进“学术粤博”建设,设立外销艺术品研究中心、海洋出水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图像人类学研究中心等三个研究平台。2023年6月,广东省博物馆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为华南地区首家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博物馆。2023年6月,广东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正式揭牌,重点关注岭南特色文物的保护修复和科学研究工作,是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全国首批22家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优质服务机构之一。广东省博物馆聚焦中子成像和中子衍射在文物中应用创新研究,成功立项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发展面向文物科技保护的中子散射技术”。南越王博物院成立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河源市博物馆(河源恐龙博物馆)依托河源恐龙研究所建立河源市古生物研究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项目选址在阳江市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旁。至2023年底,项目主体结构已封顶,总工程进度约达85%。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牵头编纂出版《中共三大历史文献资料汇编》,是目前有关中共三大专题篇幅最多、范围最广、内容最全的历史文献资料汇编。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主编出版《中山文献》(第三辑50册),是广东省内近年规模最大的综合档案汇编出版成果。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海丝馆”发掘现场微量气体、颗粒物扩散规律及基于CFD模拟技术的空气流场控制研究》等两项省级科研项目结项,破解“水晶宫”保护现场环境空气净化及控制难题。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文物预防性保护智能监测平台”获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佛山市祖庙博物馆“一种文物建筑大出挑屋檐的预防沉降装置”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清远市博物馆、英德市博物馆参与的广东英德岩山寨遗址发掘考古项目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候选项目。

《博物馆工作指南》于2023年 5月出版发行,是一本适用于博物馆举办者、博物馆从业人员以及关心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社会公众等各类读者和受众群体的博物馆工作手册。全省现有博物馆类学术期刊3个,分别为《文博学刊》《艺术与民俗》与《客家文博》,其中《文博学刊》为华南地区首家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的文博期刊。除国家相关部门在京所办期刊外,广东博物馆类学术期刊数量居全国第一。截至2024年3月,3个期刊论文总下载次数超27万次,被引量超1600次。

2023 年全省博物馆修复文物1057件。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的“广州市小谷围脆弱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获评2022全国优秀文物藏品修复项目。

- 0人点赞 -
评论已关闭
picture loss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