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正文

女子车祸后称“动用”公务员献血?高价包机转院?多方回应→

快讯 12个月前 (11-30) 浏览 1575

近日

网传上海一游客

在西藏阿里地区车祸重伤后

当地“动用”公务员集体献血

11月28日

当事人余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

讲述了自己的这段经历

引发公众对其是否以“特权”

过分调用公共资源的质疑

目前,当事人

对行为动机、家属职业、包机花销等

作出了澄清

上海官方也回应

“卫健委接相关部门函

不存在私人关系”

阿里当地复查结果仍有待通报

当事人丈夫讲述事发经过

11月29日,涉事女子的丈夫陶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事故现场与救援情况。

10月14日,他与妻子驾车旅行,在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出现高原反应,缺氧后晕厥,出了车祸,妻子被安全带勒到腹部,导致肝脏破裂、腹腔出血,情况危急,被送往阿里地区人民医院。

陶先生称,因妻子病情危重,当地医疗技术有限、血库告急,在当地相关部门的建议下,他一方面通过家人、朋友向上海市卫健委求助,寻求上海援藏医生的支援;一方面在社交渠道呼吁当地爱心人士献血,“医生和护士也在帮我转发”。

陶先生表示,余女士在阿里治疗的四天时间里,大概有“十几二十号人”过来捐血。最终,余女士总用血量为7000余毫升。

陶先生称,事实上,他的小姑姑不是上海公职人员。对于那句争议较大的聊天记录(“我小姑姑联系了上海市卫健委,卫健委联系了阿里部门,动用了阿里所有公务人员献血。”),陶先生解释,“小姑姑是平时一有事就会出来帮我的人,所以当时发信息时第一时间想到了小姑姑。至于谁能接触到上海市卫健委,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献血则由阿里当地医院和卫健委组织,并非他们的个人行为。

当地:系干部群众自愿

据新京报报道,29日晚,阿里地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次献血是当地干部群众的自愿行为。“我们当地人口不多,平时看到朋友圈里有需要献血的消息,干部群众都会出于好心主动去献血,不论是谁需要,这次也一样,并不是像网络传言那样强制去献血。”

另外,记者从上海相关部门获悉,经调查,事发时,卫健部门接相关部门函件,请求正在西藏日喀则市的援藏医生前往涉事医院参与救治。此事不存在因私人关系等不正当因素导致的行动。

11月29日下午,阿里地区党委宣传部、阿里地区卫健委工作人员均表示,已对此次献血情况进行复查


当事人父亲:

花费百余万包机转院

对于“高价包机转院”的网传消息,11月29日晚,当事女子的父亲余先生向记者讲述称,家人确曾为女儿包下医疗专机转院救治,花费约120万元,“都是借来的”

余先生解释说,自己并非富贵家庭,“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在单位里开车的,你说有多少收入?”截至目前,女儿的医疗费用共计不到160万元(包括包机费用),其中,在阿里地区花费将近7万元,在成都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下称“华西医院”)花费将近10万元

记者查询得知,此次转运使用的湾流G550公务机由海南某航空医疗急救服务公司提供。该公司微信公众号提到,其主营业务为“重症医疗长途转运”,提供包括医疗专机在内的多种转运服务。

向航空公司咨询价格后,余先生开始借钱,借钱对象包括“好心人、单位的领导”,一笔笔钱通过手机转账过来。

余先生说,据他所知,自家和女婿家的亲属中几乎没有公职人员。而女儿本人,则是上海某区一镇上的银行职员,并非网上所传是医护人员。为了救女儿的命,他和女婿等亲友都“想尽一切办法”找人求助。

对于为何能短时间筹集到大量适配女儿血型的血,余先生表示自己也不清楚,“我是一个(人)都不认识”。

余先生说,女儿在成都治疗后,待伤情稳定,他便租下一辆空间较大的商务车,开了2000多公里,带女儿回上海。女儿躺在车后排,“插着针管,肋骨断了,腰椎、从头到脚都伤了”。

这趟行程花了将近三天,开车的时间约26小时,花了2000多元。回上海后,女儿现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继续接受住院治疗。

叮咚快评:“动用公务员献血”?公众质疑需要更清晰的解答

质疑的源头是措辞,当事人口中的“动用”和我们常用于描写献爱心的“动员”,虽仅有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和引申含义却是千差万别。

“动用”的是资源,“动员”的是爱心人士,前者是被动后者是主动。哪怕把公务员“物化”为公共资源的一种象征,若是“被要求”用在一个人身上,似乎有所不妥。

加之原视频由个人账号发出,是当事人对游览经历的总结,视频前半部分不乏美景、美食,还有“名字被打错”的抱怨,与普通的“晒日常”别无二致,使得后半部分的“暖心帮助”显得格格不入,倒像是在秀优越。

难怪网友会怀疑:“从鬼门关被人救回来,哪有心思发这个?到底是炫耀还是感激?”

炫富秀后台令人深恶痛绝,“特权”与群众切身利益之间的矛盾仍需进一步解决

网友的警惕意识和监督意识高了,善于从蛛丝马迹找问题,并不是件坏事。这也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查实情况,给出有力的证据和详细的报告,绝不能用一句“不实”来搪塞舆论的质疑声。

更值得细究的是医疗资源分配之问。正如许多网友的留言:“我怎么没享受过这种待遇,是因为我不够‘普通’吗?”然而人身意外终究是小概率事件,因而这一命题无法证伪也难以证实,为各路猜测留下了空间。

从好的一面来看,这是一场成功的救援接力,两地多部门了解到群众需求及时行动,但从另一个侧面来看,血液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也难免被误读为是“个人能量很强”。谁是因谁是果,关系到事件的定性。

“特事特办”和“找人搞定”,在沟通不充分时极易混淆,关键在于公众对于当下的医疗体系够不够信任,分配本身够不够透明可查。从事实出发回应公众疑问,方能激浊扬清,不负好人善举。

对于此事,你怎么看?

(来源:南方+客户端、新京报、南方都市报)

- END -
- 0人点赞 -
评论已关闭
picture loss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